教育实习调研报告
教育实习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育实习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实习调研报告1
前言:
音乐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关系实在太亲密了,人文素养又与我们“人的素养的提高和人的全面进展”有着密不行分的联系。在社会日益进展的今日,音乐传播的渠道有许多,同学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接触到音乐,这些音乐将会给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肯定的影响。在这样大的背景下,老师有效的运用音乐课堂中的'教材针对同学进行教育教学,对提高同学的整体素养,推动学校的进展,将会有不行估量的作用。作为一线的音乐老师,乐观参加课程改革试验,依据课改理念,深刻的感受到新课程给我们的音乐课堂、音乐生活、音乐工作带来的变化、生气和活力。
结合目前的状况来看,社会、家长、学校更多的关注了孩子的音乐技能,对于音乐和人文素养的培育却是忽视的一个重要的课题,目前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普遍重视的是学问技能的培育,忽视了对同学精神世界的关注。人文素养的培育始终是儿童艺术教育中相对薄弱,甚至被冷落的一个领域,人文素养的开发和培育将直接影响孩子的道德观和人生价值观。
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本市各镇部分学校音乐、艺术老师、家长。
调查方法:采纳问卷调查法,面对全市各镇,寄、发调查问卷共300份,收回问卷200多份,从中随机抽取了100来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1、学校音乐、艺术老师、家长对这个课题的四种态度
调查表明,学校音乐、艺术老师、家长对在学校音乐中培育人文素养表示赞同占68%;比较赞同占30%;可有可无占2%;不赞同0%。
2、学校音乐、艺术老师、家长对在音乐教育中培育人文素养效果的评价
调查表明,学校音乐、艺术老师认为效果特别满足的占10%,认为较满足的占36%,认为一般的占38%,认为不满足的占16%。这表明,学校音乐、艺术老师的工作还是任重道远,老师将要进一步探讨音乐教育的有效性。
3、学校对音乐老师工作的支持态度
调查表明,学校对音乐、艺术老师工作特别重视的占18%;比较重视的占68%;不重视的占14%。可见,绝大多数学校对学校音乐、艺术老师工作的态度是乐观、端正的。
4、学校音乐、艺术学科制度建设
调查表明,认为学校音乐、艺术制度是健全的占12%;基本健全的占54%;不健全的占28%,完全没有制度的占6%。这表明,学校对音乐、艺术学科的制度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5、学校对音乐、艺术老师培训经费的投入
调查表明,学校对学校音乐、艺术老师培训经费投入较多的占13%,投入一般的占44%,投入很少的占38%,完全没有投入的占5%。着表明,对学校音乐、艺术老师培训经费的投入,不同学校差异较大。从总体看,仍旧缺乏足够的经济保障和支撑。
教育实习调研报告2
一、调研目的
1.了解全区新一届学校六班级同学数学学习的水平。
2.为进一步加强学科管理和数学教学讨论供应科学依据。
二、调研对象
20xx年9月,我们对全区9所学校的六班级同学进行了质量调研,参与这次质量调研的同学有1415人。
三、调研工具
这次调查的工具是:XX学校六班级数学质量调研试卷20xx。调查工具由区教研室学校数学组编制。编制的依据:
(1)《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数学教学大纲(修订版)》。
(2)苏教版学校数学教科书第十册和第十一册。
四、调研分析
1.总体状况。
这次质量调研试卷共设计了33道题。其中第一大项4道题是计算力量的评价,包括分数加法、减法和乘法的口算,分数乘加(减)计算、分数连乘和运算律在分数乘法计算中的运用,以及解方程和解文字题;其次、三、四大项20道题是对概念把握水平的评价,以新学的学问为主,适当渗透了五班级下学期的主要学问;第五大项2道题是评价同学手脑并用、动手实践和绘制统计图并分析统计图的力量;第六大项7道题是评价同学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参与这次期初质量调研的1415名六班级同学数学学习总体状况如下:
从表中可以看出,同学对分数乘法的计算和有关概念把握得很好,平均正确率分别达到:92.1%(计算)和86.7%(概念),其次,同学对解决简洁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第十册的统计和长、正方体的熟悉等也把握较好。但是,同学对手脑并用移小棒的实践操作题、有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和稍简单的概念题把握得不是很好。
2、详细分析。
(1)计算力量。
这次测试口算力量的有8道题,测试笔算力量和简便计算的有5道题、解方程有3道题、解文字题有2道题。从表中反映出,同学的计算力量很好。其中口算力量平均正确率达97.6%,有16个班同学的正确率在98%以上,这说明在平常的教学中老师们非常重视口算的训练。有关分数乘法的笔算,包括简便计算在分数乘法中的运用,同学学习水平也很好,平均正确率达93.1%,即使相对薄弱的教学班同学的学习水平也都在90%左右。同学解方程和解文字题的学习水平也比较抱负,平均正确率分别达91.2%和87.4%。
从同学卷面看,计算部分消失错误的'主要缘由有:
①审题不认真,看错运算符号或数字,弄错运算挨次。
②书写不规范,解方程格式不对,写倒数用了等号连接。
③错用了简便方法计算。
(2)概念理解。
这次测试概念把握状况的题共有20道题,其中填空题10道、选择题6道、推断题4道。概念部分主要考查同学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五班级学过的数的整除和长方体、正方体等有关概念的把握。
可以看出,同学对这部分学问把握得较好,平均正确率86.7%。尤其是考查分数乘法意义的填空题第2.3.5.8小题,选择题第1小题,推断题第3小题正确率都在90%以上,说明本册单元基本概念教学是比较扎实的。此外,有关五班级所学的基本概念同学把握得也较好,如考查分数意义理解的填空题第1题,正确率达98.8%。;考查数的整除部分基本概念的填空题第7小题正确率达90.3%、推断题第2小题正确率达90.8%。
另一方面也不难看出,个别综合性高的概念题同学正确率明显偏低。主要是填空题第4小题(50.2%)、第9小题(63.3%),选择题第3小题(68.9%),推断题第4小题(62.5%)。填空题第4小题综合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正方体的熟悉、长度单位的换算3个学问点,造成这道题错误的缘由是同学审题不认真,没有留意单位名称的变化。选择题第3小题综合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乘法的意义和画图识图3个学问点,一些同学看不懂图意造成错误,反映出分数乘法意义教学中老师画图时对数形结合不够重视,过程不够清楚。
(3)操作力量。
这次测试操作力量的动手动脑题共有两道题,第1小题移小棒是一道开放性操作题,这道题既测试同学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考查同学的动手实践力量。第2小题是测试同学五班级学的绘制和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力量。
从表上可以看出,同学对绘制、分析条形统计图把握得很好,平均正确率达88.4%,全区有三分之二的教学班在90%以上。而第1小题移小棒失分较严峻,平均正确率只有59.2%,造成失分多的缘由主要有四点:
①平常教学中这方面的训练很少,同学对这种题比较生疏。
②平常教学中同学动手实践机会不多,缺乏对图形变换的想象力量。
③老师阅卷有误,把移动3根全部看作移动2根判错而扣分。
④参考答案不全面。
(4)解决实际问题。
调研试卷设计了7道题评价同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除了第3题和第5题是测试同学五班级所学的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和简洁的分数加减法应用题把握状况外,其余5题都是简洁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其中,第1题重点测试同学分析数量关系的力量,第2题重点测试同学画线段图的力量。
从统计数据看出,六班级同学解决问题的力量是有提高的,平均正确率达80%。绝大多数同学通过理解题意,找单位1,分析数量关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所以4道基本题的平均正确率都在85%以上,其中2道正确率超过90%,这是好的一面。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有些班级同学解决问题的力量偏低,平均正确率还不到75%。我们盼望这些班级的老师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要让同学敏捷把握解决分数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要努力做到三点:一是例题教学要扎实,突出解题过程的指导;二是练习设计要精细,强化基础并兼顾提高;三是辅导同学要急躁,准时查漏准时补缺。
五、调研结论
1、调研结果表明,本届六班级同学的数学基础总体看还是比较好的。特殊是计算力量、统计力量和解决简洁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力量三个方面内容,同学把握得较好,平均正确率都在88%以上。这说明老师在平常的教学中非常重视计算、统计、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教学。
2、校与校、班与班之间的差距虽然还比较大,但是存在明显缩小的趋势。这次调研考试校与校之间的最大差距是9分,班与班之间的最大差距是12分,同五班级期末考试相比分别缩小了2分和7分。表明各校在抓毕业班教学管理上是有方的,老师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给后进同学补差上是有效的。
3、从同学的卷面看,各校六班级数学老师对苏教版学校数学第十册,第十一册第一、二单元教材把握和理解也比较好。在更新教学观念,转变学习方式等方面都有明显进步。
4、同学在学习习惯(如仔细审题、规范书写、细心验算等)、动手实践、综合应用概念以及解决稍简单的实际问题等方面还存在明显问题,这些问题在少数学校甚至还比较严峻,盼望各校通过这次质量调研仔细查找自己的问题,扎扎实实地做好教学五仔细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5、老师在教学讨论上还存在时间不多,深度不够的问题。特殊是对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新理念重视还不够,教学中为同学制造主动探究、合作沟通的机会少。一些老师对练习设计缺乏讨论,机械练习多而有变化的综合性练习少。
教育实习调研报告3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中学的同学的学习心理状况了调查。调查,对中同学的学习心理的,为地把握当前中同学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教育教学的性,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实施素养教育的新路子,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方法
1、中同学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中同学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中同学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同学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问卷调查在六中学,共发问卷80份,回收问卷70份,接近抱负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对同学问卷调查分析,中同学的学习心理的时代特征。
(一)中同学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中同学较为的教育价值观。74%的同学学习的作用是自身素养,10%的同学学习的作用是考高校,16%的中同学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同学的教育价值观带有的经济社会特征,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65%的同学高校生挣钱多,25%的同学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同学学校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同学对学习的热忱较高,24%的同学对学习的热忱中等,9%的同学可怕学习。这与“考高校”意识淡化是相的。值得留意的是,可怕学习的同学数占份额。而且,在调查中还,90%的同学都有“最厌烦的'课程”。同学可怕学习或厌烦某些课程的缘由,与老师的教学方法紧密;与该课程的有用价值紧密。调查结果显示,86%的同学对与现实生活紧、有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忱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爱好。在同学厌烦的课程中,英语是学校的核心课程,有45%的同学“英语以后的生活几乎用处”。
3、学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高校生对“特长”有的熟悉,92%的同学有感爱好的,且有52%的同学盼望老师的。78%的同学盼望学到较多的、有用的科技学问,使之能对以后的生活工作关心。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高中毕业后的准备,99%的同学有读高校愿望。 (二)当前中同学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中同学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同学的学习心理相比,有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务实化、功利化
中的大人熟悉到了教育的价值在于关心的综合素养,使生存、生活所需的的文化科学学问,以在将来社会的竞争力量。基础上,家庭经济条件且成果优秀的同学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同学的教育价值观的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同学越来越剧烈地追求将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中的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打算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有用技术。
中同学的认知、分析、推断等力量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缘由在于:越来越多的高校生难以就业,从而使对考高校失去信念;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同学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缘由使越来越多的同学厌学。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
在调查中,中同学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将来的期望等的差异,使的学习需求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同学对所学学问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就业的同学,只要求基础学问;考高职或艺术类院同学,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果达中等;追求高校教育的同学,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所学学问,学业成果达上等。学习需求的横向多是指同学对所学学问的广度要求宽泛。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学问,又要求培育的特长,还要求更多的有用技术。
3、学习目的,但主观性和不性
对同学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同学的学习目的。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同学本人的考察,我,同学的学习目的严峻的主观性和不性。同学学习目的主观性在:熟悉到了将来城市就业的困难性。很,如此大的群体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同学盼望以后在事业上能。同学学习目的的不性主要为思想与行动的不。调查结果表明,37%考高校的同学中有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显现出的性,而是呈现出消极等待的学习。
教育实习调研报告4
一、教学教研工作现状分析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学校数学老师通过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实践,教育观念逐步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得到改进,学校数学课堂教学正在呈现出新的面貌。然而,就总体状况来看,学校数学课程改革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课程改革进展不平衡。
详细表现为城镇与农村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的进展不平衡。咎其缘由,一是地理条件及设备设施的差异,导致了大部分城镇学校的进展优于农村学校;二是由于管理水平、改革意识和老师素养的差异,使客观条件相同或相近的学校之间、老师之间存在较大反差。
2、课程改革的力度不大。
通过大量的听课调研,我们发觉传统的老师主宰课堂的现象仍旧存在。相当一部分老师的课堂教学中,仍旧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灌输的教学方式,课堂上老师讲得多、讲得细,师生间的互动仅限于简洁的“对不对”、“是不是”之类的无价值问答,同学独立思索的时间少、空间小,而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学习这些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则很难见到。这一现象在农村学校相当普遍。
3、教研活动开展不力。
首先,教研活动形式单一。许多学校的教研活动多为听课、评课、说课的三课活动,除此之外难以见到其他活动形式。
其次,活动实效性差。活动前目标不明确,方案不详细;活动中参加程度低,沟通质量差;活动后缺少总结归纳,对改进教学的作用不明显。
再次,活动的次数不足。少数学校在教研活动的次数上没有达到基本要求。
二、对策与建议
加强学习,深化熟悉。
新的《义务教育法》中,已明确指出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同学身心进展特点,面对全体同学,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培育同学独立思索力量、创新力量和实践力量,促进同学全面进展,国家鼓舞老师采纳启发式教育等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由此可知,对于实施新课程、推行素养教育,假如以前只是一种教学讨论层面的要求,现在则已成为一种法律的规定,必需在教学工作中贯彻执行。
2、连续加强课改理念在课堂教学操作层面的讨论,将课程改革落到实处落实“三维目标”,促进全面进展。
(1)老师在教学中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
一是在备课阶段加强对目标的讨论。要能够将数学学科的总目标和学期教学目标细化为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目标,并从目标的育人功能动身,去选择实现目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否则,没有目标或者目标不明确的教学将是一种盲目的教学。
(2)处理好“四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在学问与技能、数学思索、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四维目标中,前一个目标属学问技能目标,后三个目标体现了新课程以进展为本的理念,属于“过程性目标”。传统教学只重前者,而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往往简单消失只重过程而不重双基落实的现象。两种作法都偏离了课堂教学的正常轨道,都不利于课程改革的正常推动和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坚固树立课程与结果并重的意识,并在教学活动中努力促成各个目标之间的协调统一与相互促进。
(3)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①创设有效的情境。一是趣味性和问题性的统一。通过趣味激发同学对问题的思索是创设情境的本质所在,因此,教学中可用挂图、语言、故事、竞赛、嬉戏、多媒体等手段创设出各类情境,但要留意避开只重趣味性、淡化问题性的作法。
②让同学采纳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习数学仿照学习、接受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学校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育人功能。对此,我们应当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动身,既要看到传统教学中过于偏重前两种方式对同学进展的消极作用,也要看到其效率高和示范性强的乐观作用;既要了解自主探究、合作沟通、动手实践等学习方式促进学习素养进展的乐观作用,也要明确其适用条件和范围。在这样的熟悉基础上,再去依据教材内容和同学特点,让同学敏捷选用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切实提高学习效果。
③处理好三个关系。
首先是处理好自主学习和老师引导的关系。一方面,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同学。老师在创设、供应了必要的学习情境和条件后,对于同学能够通过独立探究或合作沟通去解决的问题,要敢于放手让他们去自主探求发觉,在这种发觉的过程中去收获学问、进展力量和体验胜利的;另一方面,对那些不简单由同学自己发觉(较隐含的)或没有必要让同学自主发觉(如规定性的)的学问,则可以采纳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即老师在关键处进行突出重点和提示规律的讲解,否则,将消失无价值的时间与精力的耗费,从而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达成。课改初期,许多老师反映他们在课堂上放手让同学自主学习,一段时期过去,同学的成果不升反降,其重要缘由就在于没有处理好“导”与“学”的关系。
其次是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索的关系。即在合作学习之前,要留给同学独立思索的时间,让同学通过独立思索,对要解决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想法,为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要让同学通过合作学习对自己独立思索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从而提高自己独立思索的力量。
再次是处理好操作实践与理性思维的关系。
④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同学进展。一是评价时要坚持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二是在评价中,尤其是过程评价中,既要体现主体多元化和方式多样化,又不能使评价简单化;三是要明确书面考试仍旧是一种最客观、最有效、其它任何方式都不能替代的的评价方式。
3、扎实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为了切实解决前面所述的若干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只有深化扎实地开展教学讨论活动。
(1)深化开展校本教研要突出“以校为本”的特征。活动中要从本校本班的学情动身,对课程改革、课堂教学中消失的典型问题开展深化讨论。在形式上,除了常规的“三课”活动之外,还应增加专题研讨、集体备课、阅历沟通、总结反思与课题讨论等形式;
在讨论方式上,提倡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与专家引领。
(2)乐观开展各种沟通活动。
①师——师沟通。
一是开展校内的结对帮扶活动,尤其要加强已有新教材使用阅历的老师与本期才使用新教材的老师之间的沟通;
二是邀请优秀老师上示范课。
②校——校沟通。即通过开展校际之间的教研沟通活动,达到沟通阅历、切磋技艺、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
③乐观参与各级公开课、观摩课听课活动。通过参与校级、县级、市级的各种优质课观摩活动,吸取优秀老师的胜利阅历,提高自己对新课程的熟悉水平、实践力量和课堂教学方法技能。
教育实习调研报告5
这次实习,我去了一所既有学校又有学校的农村学校。在那里,我发觉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职老师寥寥无几,而代课老师却占了多数。
我不禁困惑了:现在的师范生都说就业困难,有的毕业好几年了也没有找到工作,为什么这里还有这么多的代课老师呢?于是,我对这里的代课老师进行了一番调查。
(一)代课老师大量存在的缘由
这里地处偏远的农村,交通不便,离县城得颠簸三四个小时。当地的年轻人都到外地打工去了,剩下老弱病残看家,顺便带带孩子。农村老师每月除了国家规定的那点工资以外,并没有其他的补贴。在职老师得在这里工作至少6年才有资格申请调离。现在的师范生毕业时差不多已经21.22了,加上6年,都快30了。
基于上述缘由,很多师范生毕业后宁愿托关系进城镇的学校,哪怕那些现象已经趋于饱和状态,也不愿去农村任教。
代课老师大都为学校四周的长住人口,农村学校的老师奇缺现象,无疑为他们制造了条件。
(二)代课老师的学历
他们之所以被称为代课老师,说通俗一点也就是“临时工”,由于他们没有与学校签定正式的合同,没有通过正规的.教育渠道获得老师资格证,没有正式的编制。有的只念了学校,有的只念了高中,有的通过自考或函授取得另外高校文凭,却由于国家有关于代课老师转正年龄不得超过35岁的规定而只好连续代课。
(三)代课老师的待遇问题
从学校领导那里我了解到,教育部门估计拨给代课老师的工资有600元,但是由于现在农村同学的学费不收了,学校的流淌资金少了,学校就的从代课老师的工资中抽取一部分作为学校的流淌资金,这样到代课老师手里的,只有400多一点了。
400多一点,我的天。我不禁叹息,这要比在职老师几乎少2倍了,何况代课老师以后还没有退休工资,这点钱怎么养家糊口呢?
(四)代课老师的心态问题
以学校的于老师为例,她代课已有25年了,5年前她通过自考取得了学校教育的本科文凭,可是她的年龄已经超过了35岁,不能取得正式的编制。
在别人看来,像于老师这样来学校代课,每个月的工资又有了,家里的农业生产也跟上了,一年能有不少收入呢。
通过和于老师的几次闲谈,我才知道,于老师的心里装着不少苦水呢。
这里的学校实行的是坐班制,加上学校老师的严峻不足,一个老师往往要上好几个班级。于老师说,平常还好,要是遇上农忙季节,她早上去学校之前就把粮食晒在院子里,若是遇到变天了,就只好等雨水把粮食冲走了。“我不行能看到要下雨了,就跟同学说不上课了,我要回家收粮食吧。”于老师苦笑着说道。
谈到代课老师的待遇问题,于老师也觉得挺委屈的。她说自己对同学付出的心血并不比在职老师少,有时还远远超过了,可到头来得到的呢......我们都是写临时工,随时都可能下课,以后还没有退休工资......不过于老师又说,虽然是这样,可当她抱着书本走进教室,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苛求学问的眼睛时,她的那些埋怨、那些苦恼,都抛之脑后了。她也不知道为什么。
(五)几点值得争论的问题
1、国家既然允许了代课老师的存在,那是否可以适当的改善一下他们的待遇呢?比如,尝试着给那些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了几时年,做出了不少贡献的代课老师一点嘉奖,以后发一点退休工资,哪怕只有为数不多的一点,也不至于让他们感到晚景凄凉吧。
2、我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代课老师也有一颗进取的心,原来由于时代的限制,他们没能接受正规的高等教育,现在他们参与了自考或函授取得了高校文凭,却又遇上了国家对代课老师转正年龄的限制,这是不是让人感到很圆满呢?
3、现在高校扩招,师范专业的毕业生更多了,面对毕业生们一个劲儿地往城镇学校跑,哪怕是托关系,而农村学校却无人问津的现状,国家是否可以实行一些措施,鼓舞师范毕业生去农村任教呢?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