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保障个人总结
冬奥保障个人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冬奥保障个人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冬奥保障个人总结 篇1
2月21日下午,国际奥委会(IOC)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北京冬奥组委技术部召开电视电话会,总结和讨论北京冬奥会的无线电频率管理工作。国际奥委会技术部项目专家史蒂夫·詹姆斯,国际奥委会无线电和频谱顾问约翰·邓达斯对北京冬奥会的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中,无线电安全保障团队为49个国家和地区的189家单位发放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2万余条;设立6个固定检测贴标的服务点,发放冬奥会无线电发射设备专用标签14万余枚;投入400余人,组建27支场馆保障团队,确保了冬奥会开闭幕式、526场正式比赛及96场训练赛的安全顺利进行。
史蒂夫·詹姆斯对北京冬奥会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的前瞻性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本届冬奥会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做的非常好,这得益于保障团队在赛前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和预案,提前考虑各种可能,把风险因素降到最低。他还希望中国的'无线电安全保障团队能把经验总结起来并传授给未来几届冬奥会的主办国,让冬奥会的无线电应用变得越来越安全。
约翰·邓达斯指出,北京冬奥无线电安全保障团队在频率保障、检测贴标、电磁监测和干扰排查各方面都做的很出色。尽管天气寒冷,所有无线电安全保障团队的工作都很积极主动,一丝不苟地按照预定的计划开展监测和巡查,非常专业。
参会三方均表示,将加强沟通、总结经验,为继续做好冬残奥会的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而共同努力。
冬奥保障个人总结 篇2
他是张家口市崇礼区供电公司挂职经理助理杨大晟,原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营销部高级主管。原来,这支团队共有39人,主要由国网天津市公司、国网河北省公司、国网冀北秦皇岛公司以及国网冀北张家口公司构成。
杨大晟的故事要从2022年元旦前讲起——该团队名为“国网冀北电力核心区重要客户电力保障团队”,组建于2021年11月。当时天津公司已经派队员前来“加盟”,不料成员元旦假日回天津后,因疫情无法返回。
随着疫情越发严峻,现场分指挥部决定以现有人员组建团队,原定团队人数大幅缩减,这也意味着保障任务压力陡增——该保障团队负责闭环内14座酒店、公寓及营地的电力保障,工作不容有失。
原计划保障团队会分小组来负责14个酒店,但因为酒店之间按照防疫要求不互通互联,本来人员已经捉襟见肘,减员更使原有闭环内工作量翻番。
“我进闭环吧!”团队56岁的'技术组长甄建国首先发言。“我最年轻!让我也进闭环!”“让我进!”团队最年轻的两名队员宋凯强、陈雷紧接着发言。大家纷纷申请进入闭环工作,这让身为队长的杨大晟一时难以抉择。
杨大晟在闭环外独自工作。
现场分指挥部听取保障团队汇报后,决定将原有工作架构调整为闭环外只保留1人,31人进入闭环,且没有应急预备队,统筹组织、后勤物资保障和对接现场分指挥部工作全部由负责人杨大晟一人承担。
杨大晟当时也申请了进入闭环,但指挥部考虑到上下沟通以及后勤协调难度,最终将他一人留在闭环外。“我每天上传下达,按时参会,另外,闭环内有需要我就第一时间响应,就这么多。”杨大晟说得轻松,但他的每一天都不轻松。
“大晟哥,按照防疫要求需要增配防护服和护目镜!”“大晟哥,洲际酒店需要增配应急电源车和电源分支箱。”“大晟哥,我想要点泡面和火腿肠。”
杨大晟的同事在闭环内工作。
既是联络员也是后勤保障员,并且闭环内保障队员的居住区域为满足消防需要,只提供了36伏电源,所有资料整理、方案汇报都是环内口述、手机简短编写,再由杨大晟汇总完成报告。一人承担起指挥部全部职责,他挺过来了。
冬奥会结束后,因为冬残奥会办赛规模缩小,电力保障团队没有再增加人员进入闭环,杨大晟则仍独自在闭环外工作,所以有了他代表团队独自“合影”的故事。
“能参与到冬奥会保障工作中,我非常自豪!冬残奥会(的工作)还有20多天,我会守好这一班岗。”杨大晟说,一个人“合影”并不孤单,而是自豪和开心的。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