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复习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复习教案(通用12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复习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复习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本单元学习的课文,引导学生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两种抒情方式。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
2.引导启发学生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
教学过程:
一、体会抒情之美。
⑴简介抒情的表达方式。
⑵比较本单元课文抒情句的运用。体会抒情的作用,导入课题。
二、归纳抒情之法。
1.比较讨论:我们要抒发怎样的情感?
(1)真实的`情感;
(2)独特的情感。
2.向名家取经:我们可以怎样抒发情感?
⑴分析名家名作中包含情感的语句,分析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作用:
直接抒情也即直抒胸臆,是指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在感情达到炽热的程度时,直截了当地把内心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抒情的效果强烈,鲜明。
间接抒情是指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含而不露,委婉动人,耐人寻味。
⑵比较归纳,学习抒情的方法。
分别给出含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语句的文段资料,学生讨论分析其中手法运用的特点。
①直接抒情的具体方法例举:
直抒胸臆(内心独白)变换人称(第二人称)
②间接抒情的具体方法例举: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融情于物);
三、比较抒情之度
1.例文比较,体会抒情之度。
明确:所谓“恰当书法”,一是指要把握好抒情的度,二是指要选择好抒情的方法。
2.问题引导,学习恰当抒情。
⑴把握好抒情的度;
⑵选择好抒情的方法。
明确:恰当地抒发情感,前提是对情感要有深刻的体验和细致的揣摩。对情感的回味,可以促发与原初情感相似的体验和感受;通过反复体验,能将情感本身的意味感受得更深、体会得更准。另外,找到触发情感的点并将其写在作文里,会更容易打动读者。
四、实践抒情之法。
1.课堂作业。
PPT出示一段描写家乡的话语,将其中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句子挖空,让学生独立填写。写作后进行交流讨论,分析写作思路。
总结:情贵在真,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中说“情者文之经。”只有用饱满的情感直叩读者心扉,文章才具有内在的魅力。否则,无论怎样雕章琢句,都只能是繁采寡情,味之必厌。这句名言告诉了我们抒情的重要性。抒情不是全篇使用,要运用合宜;交流时要用心体会别的的同学的优点,加以运用;
2.家庭作业。
以“乡情”或“我的烦恼”为题,写一篇记叙性作文。根据内容特点和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抒情方式。情感的抒发要有内容,有凭借。不少于500字。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复习教案 篇2
复习导引
(一)复习目标
1.回顾基础知识,深化理解掌握。
2.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3.品位赏析文章中的精美语言,领悟课文的深长意味。
4.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二)复习重点
1.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2.品位赏析语言,领悟课文的深长意味。。
(三)复习方法
构建知识网络,梳理剖析主干知识;强化训练以实现理解,互动探究以寻求规律。
第21课 风筝
1.在本单元的5篇课文中,《风筝》是意蕴最丰富的一篇,应该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宜从多种角度加以引导,拓展思维空间。
2.训练探究文意的能力。这篇课文的难点较多,正是研究性学习的理想教材,要让学生预习时把不理解的地方划出来,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发问精神。教师教学用书里提出并解答了的九个问题,基本上解答了全文的要点,可以一次性提出来;同时,在“有关资料”中精选部分有助于探究课文主题的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将问题整理一下,根据材料和课文,有步骤地研究。
3.课文研读要以难为乐,又要把握住“度”,不要求一下子理解透彻。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一步就是收获,理解不透彻的地方将来可以慢慢感悟,不必追求讲深讲透,不必追求面面俱到。
4.感受鲁迅的人格、胸怀。
第22课 羚羊木雕
1.可以分角色朗读。
2.课文从孩子的眼光和心态看待——场家庭矛盾,叙事角度和叙事语气与学生很接近,据此,教师应设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可以提问:女儿既然已经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你认为事情怎样处理才恰当?怎样才能避免这类不愉快的事发生?
2.这场矛盾没有一个完满的结局,留下一个空白,正好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比如探讨人物语言后的许多删节符号所蕴涵的意味:比如指导学生分组,分别代表矛盾的三方,讨论这场矛盾的是非曲直。
3.分析矛盾发展变化的几个层次。
4.抓住人物内心变化发展的线索。
第23课 散步
1.先要求学生跳读课文,思考:“文章讲述的是什么事?表现哪个方面的话题?以此来整体把握课文。
2.问题研讨:
1、你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
2、散步本来是一件小事。作者却小题大做、大词小用,请把这些地方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意图。
3、对我们写作有什么启示?
3.研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揣摩语言。比如全文中母亲仅有两句话,第一句话“还是走小路吧”,因为她是“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后说的.,有一个思想转变的过程,所以应该读成拖音“还一一是一一走小路吧”。而第二句“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不必大声,应读出母亲吩咐儿子时的坦然。而“我”的那句“走大路”,读的时候要表现出斩钉截铁、没有商量余地的味道。
诗两首(《金色花》《纸船》)
1.从揣摩语言入手,抓住其中的情景描写或重要语句展开讨论(见教学用书): 同时,最好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想象画面和情景,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动笔画几幅诗意图。
2.在课的最后就本课组织一次朗诵比赛,鼓励学生配乐朗诵。
3.了解散文诗的特点,了解冰心“小诗”的特点。
4.利用自读课本,扩展阅读泰戈尔诗、冰心小诗。
第24课 《世说新语》两则
1.基本教学模式应当是“诵读一讨论一—诵读”。两次诵读的要求应有所不同,前—次要求和复述故事结合起来,达到基本成诵,并且读懂,字词句过关,最好能翻译;后一次是背诵课文。
2.探究讨论的重点可以有:A、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你认为哪一句更好?为什么?我们能想出一二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词吗?B、你如何看待陈元方的为人原则、是非观?
3.简要介绍《世说新语》这部书。
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
1.本次活动大多是学生个人在家庭中活动,所以,教师要做好布置和安排。比
如:
A、通过适当途径和方式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对活动心中有数,便于活动顺利而有效地展开;
B、活动涉及到对家长的咨询、追问或采访,教师最好和学生一起讨论一个具体的采访提纲,设计一些具体问题。
2.提前一周布置下去,提出具体要求。在这期间可以抽查学生的访谈提纲或记录,以收到督促、监控之效。
3.评价不可缺少。评价的方式可以有:自我评价→同桌互评→小组评价→教师批改→讲评作文,还可以通过问卷形式征求家长意见,了解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对表现优秀的同学予以表扬。评价的时候还需注意定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4.课内活动时间:写作2教时,交流1教时、评价1教时。
关于课后练习
1.体现了少而精的原则。就数量来看,精读课文三四道题,略读课文两三道题, 引导学生少做练习多读书,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
2.练习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用。
3.兼顾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如《羚羊木雕》—文后的练习,具体分析略)。
4.特别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拓展,并尝试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比如《风筝》和《散步》后都附录了用来比较阅读的短文,通过课内外的比较阅读,对兄弟间的手足情和母子之间的亲情有一个更深入的体验和思考。
5.十分强调通过诵读来理解、体味和感悟课文,有些还特别要求背诵。
6.设计了一些开放性、发散性的题目(略)。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复习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掌握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
2.掌握本文对人物因小见大的刻画方法。
教学重点
1.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2.领会文中所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
3.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
一、导入新课
我们是否能深刻的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我们又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当你离别之时,你希望别人是怎样评价你呢?今天我们一起跟随张中行的目光,看看他眼中的叶圣陶。
二、资料助读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张中行(1909-20xx),原名张璇,学名张璿,河北省香河县河北屯乡石庄(今属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人,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三、预习检测
1.生字注音
丁卯年(mo)譬如(pi)朦胧(ménglóng)
商酌(zhuó)鞠躬(jn)
颠沛流离(pèi)感慨(ki)累赘(zhuì)拖沓(tà)
2.生词注解
生疏:没有接触过或很少接触而不熟练。
商酌:商量斟酌。
修润:修改润色。
恳切:诚恳而殷切。
累赘:(事物)多余麻烦;(文字)不简洁。
拖沓:做事拖拉;不爽利。
妥帖:妥当合适。
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作出榜样。
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四、合作探究
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他主要选择了哪些材料?
缘由: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给他写纪念文。
选材:与作者相关的,不见于或不明显见于高文典册的'。
2.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进行说明。
明确:待人厚,律己严。
待人厚:
(1)第三自然段:修改文章
(2)第四自然段:送客
(3)第五自然段:复信
律己严: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
3.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书上的原话回答)
“写话”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
4.为什么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应该受到高度重视?
从现实看,叶先生“写话”主张是切中时症的。(时症:宣扬朦胧、顺势朦胧,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
5.根据对文章的理解,为文章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1段):谈写作本文的缘由和选材。
第二部分(第2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第三部分(第3-6段):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
第四部分(第7-10段):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面——律己严。
第五部分(第11段):谈学习和仿效叶先生品德的思考。
五、本文写作特点
1.在感情表达方面:善于理性控制感情,反显其真挚。
2.在人物刻画方面,用具体的典型事例进行记叙,以小见大,凸显出人物的精神风貌。
3.在文风方面:态度诚恳,叙述平实,语言朴素,所写正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语,同时又不失其深致。本文的文字转换之处,下笔至简,如“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又如“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些地方都是文意转换的地方,而张中行先生均以一句话就完成了转折,简洁有力,深显功力。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复习教案 篇4
一、情景激趣:
由小学时学过的叶圣陶先生的两篇文章《荷花》《记金华的双龙洞》导入。
二、目标引趣:(PPT展示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情感。
2.掌握本文对人物以小见大的刻画方法。
三、识人入趣:(PPT展示两位大师简介)
1、初识叶老。生读注释①内容以及屏幕上相关内容,初识叶圣陶先生。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
2、认识张老。生读PPT内容,了解张中行先生。
张中行,河北香河河北屯人,学者、散文家。代表作有随笔集《负暄琐话》等。
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四、字词知趣:
1.指生读PPT字词,教师评价。
2.生齐读PPT字词。
修润生疏商酌譬如朦胧别扭
拖沓妥帖诲人不倦不耻下问
颠沛流离
五、感知存趣:
1、请学生速读文章,思考文中写了叶圣陶先生哪些事情?
2、生读文章,师巡视。
3、生回答,师点评总结。
4、师预设:
六、品读悟趣:
这篇文章语言平易,蕴藏的情感却极为深厚。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能够打动你们的'段落,然后想一想这段文字应该怎样读,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感?可以小组齐读这段文字,也可以个人朗读这段文字,读完后,再派代表分析蕴含的情感。
1.生小组讨论,试读,分析。
2.生展示读,师评价。
3.师总结。
4.师展示读。
七、小结存趣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复习教案 篇5
一、学习目标
① 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像手法的运用,并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② 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③ 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二、学习重难点
① 大胆而新奇的想像。
② 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三、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
教师:投影仪。
四、自学设计
1、导入课文
在奇幻的神话世界里,有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有对月流珠的在岸鲛人……那么,人,是从哪里来的?对这个有趣的话题,今天我们再看看远古时代的人们是如何理解的。
2、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像手法的运用
①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情节。
② 投影出示《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然后让学生复述课文故事情节,其他学生边听边在课文中划出投影中的短文所没有的内容。待复述完后,讨论整理归纳,看看课文中丰富了哪几个情节。
这个环节一要靠学生课前预习,熟悉课文内容。二是锻炼学生上课专注地听别人说,学习筛选信息,并锻炼归纳、概括能力。实施前要做好指导,学生讨论的结果可能不太理想,教师可提示补充。如果复述的学生对课文情节有遗漏,也可提醒学生补充。
③ 讨论:a.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是真的吗?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
b.你也发挥自己的想像,对女娲造人的动机、经过做另一种推测,说给大家听听。
女娲造人的情节显然是想像的,要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白,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人的诞生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自身起源,所以,只好借助于想像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像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试想,没有了这种想像,还有神话故事的存在吗?这种想像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去研究,所以,这种想像力、创造意识,都是我们今天仍迫切需要的。
而第2个讨论题,是让学生锻炼自己的想像力,合理即可。可以先四人小组讨论,选出想像奇特、合理的在全班交流。
3、探究品味,感受课文中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① 讨论:说说你对女娲的认识。
② 跳读课文,划出文中表现对人类诞生的`喜悦心情的句子,讨论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对女娲这个形象的认识,应该是这节课探究的一个要点。讨论时要提醒学生紧扣课文语句分析认识。教师最后明确:
女娲是本篇的核心人物,她是神通广大的“神”,但是她也有人的孤独感。她走在莽莽榛榛的原野上,感到“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她也有人的喜怒之情,她会笑,她会假装生气,她甚至会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就是她的这种创造力,世上诞生了人类。她得到了做母亲的天伦之乐,她忙忙碌碌,像母亲一般勤劳智慧。她哪里是神,她分明就是人,她有人的情感,人的心态,人的智慧,人的生活体验。从她身上,我们看到神话的情节是想像的,但又是真实的,是合乎现实生活的情理的。
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充溢在整篇文章中,这也是本课体现合理丰富想像力的地方。对课文中有关语句,教师可从两方面提示,一是女娲在造出人之后,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这生命是她一手创造出来的,她的笑,体现了人类创造成功的喜悦感。二是这种喜悦感,还体现在人类自身对获得生命的欢呼,如人类落地后开口就喊“妈妈”;许多小人的欢呼跳跃等。而学生对这种喜悦感的感受则可引导学生扣住“喜”来谈,如有了人类,大自然才有了生气,蓬勃起来;有了人类,女娲不再寂寞、孤独;有了人类,世间也就有了温馨,有了爱,更重要的是,有了创造……也可以从另外角度引导学生感受,如人类生命的可贵,人类生命与自然的关系,要珍爱生命等。
③ 比较《女娲造人》与《伊甸园里》,拓展思维空间。
[讨论]在我们中国,有女娲造人的美丽神话;在西方,也有上帝造人的宗教神话(教材综合性学习“追寻人类起源”中的参考资料:上帝造人的宗教神话《伊甸园里》)。这两篇神话都是想像的,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理由。
讨论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拓宽思维角度,从文章情节的想像、文章结构、语言、思想感情等诸方面去分析。教师不要限制在只应该喜欢哪一篇上,但是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明白,世界各民族都有一些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古代神话、传说,表现远古时代人们对未知领域的探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这都属于人类文化宝库的一部分,而我们往往也可以从阅读这类文章中得到新的感悟。
4、教师总结
女娲造人,体现了人类可贵的创造力与探求精神,也使我们感受到生而为人的自豪。今天,我们面对的广大世界,依然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求,去追索,去感受那种创造成功的喜悦。
5、布置作业
① 摘抄课文中优美的词语。
② 阅读综合性学习中,关于人类起源的资料。
6、信息反馈: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复习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和识记,积累和丰富语汇。
2、在朗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作者写作思路及思想感情的线索。
3、让学生领悟人生要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二、重点、难点
1、感情和领会文章的字里行间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在无际的天空自由飞翔的感情。
2、诵读体味文章诗意盎然的语言,积累丰富自己的词汇。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教师: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见附一)
2、印发田晓菲诗《露》给学生阅读。
学生:1、借助工具书自学词语,每人并准备2个词语准备向别的同学提问。
2、反复朗读,对精彩片段多读几遍。
3、试着提出几个问题。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十二、三岁正是充满幻想,憧憬未来的`年龄,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想,“志当存高远”只要去努力,我想信你们最终会取得喜人的成绩,梦想一定会成功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一个十三岁就走进北大校园的少年———————田晓菲。
(二)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1、由学生上讲台,请别的同学认读并解释自己卡片上写的词语。
2、分男女生对读下列两组词语(幻灯片)。
际遇 絮语 惆怅 沉淀 尘缘 犀利 呜咽 似曾相知
穹窿 凝垂 绅士风度 茫然若失 迷离 安恬 白驹过隙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复习教案 篇7
一、本单元的重点
第三单元共五篇课文,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有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既有对春的描绘,又有对秋冬的热爱。总之,本单元侧重描景,抒情。
本单元入选的课文,以散文为主,又有诗歌,以名家名篇为主,又有时文,有助于我们学习一些写作技法和修辞手法。
二、复习设想
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要引导学生模仿名家名篇说和写,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教学,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作者的感情。
朗读要多听示范,对名篇要达到熟读成诵。
三、教学重点
1.复习第三单元内容;
2.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及热爱,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四、教学难点:
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说话和仿写
掌握并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
五、课时:
1课时。
六、教学方法:
自读、练习、点拨
七、教学过程: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a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②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b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师:选文①②段描写的是 和 。
生:春风 春雨
师:文段①从哪几个角度写风的?写出了它的什么特点?
生;触觉 嗅 视 听觉 温暖柔和
师:文段中画线句子a从 上(味、嗅、听、视觉)写春风。
生:嗅觉
师:文段②写春雨渲染了一种 、 的优美气氛。画线句子b写出了春雨的 、 、 特点,这和杜甫写春雨的两句诗极为相似,这两句诗 、
生:安静 和平 多 细 柔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师:文末三段运用了 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春的 的特点,这三段的顺序能否改变?为什么?
生:比喻、排比、拟人、新美力 不能。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有一个生顺序,形象地点明春天的成长过程。
师:写出你积累的描绘春的古诗句(至少三句)
生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生二: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生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二)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②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 着一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③山尖全白了,给蓝天上一道银边。④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⑥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师:给文中三个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依次是
生:顶、镶、射
师:文中第①句话说“妙”,“妙”在何处?
生:小雪把小山装点的秀美貌
师:文段第②④⑤句运用的修方法分别是 。
生:比喻 拟人 拟人
师:文段的写作顺序是 。给文段加一个标题应是 。
生:空间顺序 雪后小山秀
师:反复朗读画线的句子,这句话写得生动形象,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为什么好?
生: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静中有动,突出了雪后小山的美丽和娇柔,富有情态,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热爱之情。
师:划分文段的层次,概括大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生:①/②③④⑤/⑥
(三)比较阅读,回答问题。
天净沙
马致远
A B
枯藤老树昏鸦, 平沙细草斑斑。
小桥流水人家, 曲溪流水潺潺,
古道西风瘦马。 塞上清秋早寒。
夕阳西下, 一声新雁,
断肠人在天涯。 黄云红叶青山。
师:这两首散曲均出自马致远笔下,两者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生:A中有景有人,写人是目的。B中有景无人。
师:这两首散曲的主旨句各是什么?
生:每首的末句。
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首散曲在景物描写上有何不同?
生:A写景的目的是写人,以凄凉之景衬凄凉之情。B写景是表现景物的本身特点,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两首散曲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生:……
生:……
生:……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复习教案 篇8
一、学习目标
① 摘抄优美词语,积累语言。
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 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多向思维的习惯。
④ 学习欣赏文章美。
⑤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弱者的良好品质。
二、学习重难点
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 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
③ 学习欣赏文章美。
三、课前准备
学生:熟悉课文,借助工具书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教师:录音机,磁带(歌曲《爱的奉献》)。
四、自学设计
1、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曾经无数次地走进美丽的童话世界,在那里,我们认识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今天,我们再次步人美丽的抒情童话世界,那里有诗一般的境界,有汩汩流淌着的爱的清泉,还有等待我们结识的新朋友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2、教师投影出示学习目标,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① 教师范读课文,播放背景音乐《爱的奉献》,声音要轻,创设温馨情境。
② 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然后讨论:
a.课文中有哪些句子表现了盲孩子的心情变化?
b.归纳一下本文的情节发展步骤。
以上两个问题学生讨论不会有太大困难,可指导学生边讨论边把能表现盲孩子心情变化的语句在书上用横线标出(他的日子过得很寂寞。盲孩子似乎感受到了光明,看到了色彩,它很快乐。“啊,我看见它了,萤火虫……”他从来没这样快乐过。盲孩子望着他的影子惊喜地叫起来:“啊!我的影子,是你吗?我好像看见你了!真的,我看见你了!”他看见了周围的一切。)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再归纳出文章情节步骤,教师板书如下:
盲孩子很寂寞→“影子”的陪伴给盲孩子带来快乐,带来温暖→影子、萤火虫、太阳、月亮的爱使盲孩子得到光明
3、探究研读,理解文章主旨,欣赏文章美。
①组织学生讨论,欣赏文章美感。
a.本文是一篇美丽的`抒情童话,它营造了一种纯真温馨的氛围,有着诗情画意般的境界。你分析一下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种意境美的。
b.美好的意境是靠美好的语言表达的,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语句,体会一下这些语言有什么好处。
可四人小组讨论,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都受到美的感悟熏陶。
第l题让学生理解意境美,可从盲孩子热爱生活,渴望光明,情调轻松欢快,情境多姿多彩方面理解。如:“牛儿哞哞地叫,羊儿咩咩地叫”,“采摘野花野果”,“听潺潺的流水声”,萤火虫“幽蓝”“翠绿”的光,以及太阳、月亮、“弯弯的彩虹”、“各色花朵”、“绿草”、“露珠”等,这一些就构成了一种绚丽的、诗情画意般的境界。
理解第2题,学生可以从个人角度举例分析美的语言,不强求一律。例如:
◆全篇几乎都由短句构成,好读,不拗口,如“他还看见了天上出现了弯弯的彩虹。”“他还看见了各种颜色的花朵。”“还有绿草。还有草叶上明亮的露珠。”
◆叠音词很多,不仅形象感强,描写情态逼真,还可以舒缓语气。如“轻轻”、“咩咩”、“哞哞”、“潺潺”、“阵阵、”“飘飘忽忽”、“幽幽”、“缓缓”等。
◆节奏感强。如“话音刚落,一声霹雳炸响,风夹着雨,雨带着风来了。”“他们走过泥泞的旷野,踏上小路,走向家中。”
◆含蓄,有象征意义。如“我从阳光里来,也从月光里来,还从灯光里来。”“光明是我的母亲。是她让我来到你身边陪伴着你的。”“他俩说,我们都是光明的孩子。”
◆按句排列,短小、活泼、跳跃,像小溪流水,自然流畅,适合孩子阅读。如“他是一个盲孩子。”“在他的世界里,没有光亮,没有色彩。”“他是一个永远生活在黑夜里的孩子。”
②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理解文章主题。
[讨论]结合课文情节的发展和诗情画意的境界,我们应如何理解文章主题。
对于文章主题的理解,可以借助于练习一出示的两种说法让学生评判。鼓励学生多向思维,有新的见解。对练习一所列出的两种理解,应该肯定都是正确的。让学生明白,一篇文章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其主题,得出不同答案。如学生说出这两种以外的答案,如:不管自己曾遭遇什么不幸,都要像盲孩子一样热爱生活,追求光明未来等,也应予以肯定。当然,从文章整体内容理解,关爱像盲孩子一样的弱者,使他们感受生活的美好,则更贴切一点。
4、总结
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美的主题,构成了这篇美的课文。我们来分角色朗读一遍课文,让这种美在我们心中永驻。
(一人读叙述语言,一人读“盲孩子”的话,一人读“影子”的话,齐读众多“萤火虫”的话,可再播放背景音乐《爱的奉献》。)
5、布置作业
① 你在生活中接受过别人的真诚帮助吗?你在生活中有过帮助别人,给别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的经历吗?请你以“爱”为中心,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写篇短文,表达出学了这篇文章的心理感受。
② 摘抄优美的词句,写到练习本上。
6、信息反馈: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复习教案 篇9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2、了解古代诗歌的体裁特点。
3、理解诗歌所描写的意境。
重点、难点: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2、了解古代诗歌的体裁特点。
3、理解诗歌所描写的意境。
教具准备:教学方法:
使至塞上
1、作者简介
2、题解
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史从军赴凉州,居河西节度使幕中。这首诗是出塞途中所作。
3、课文分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查访军情。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作者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代的边关,像振翅北飞的大雁一
样进入少数民族区。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边疆的沙漠浩瀚无边,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显得那么孤独,那么劲拔坚毅。那横贯沙漠的黄河上,落日正圆。作者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写出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被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做到了情景交融。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沙漠中荒寂无人行,直到萧关才遇到骑马的侦察兵。侦察兵告诉我,河西节度使还在前线的燕然山。
小结:
这首五律写作者奉命出塞赴边宣慰查访军情,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作者把自己的孤寂的情绪与大沙漠奇特壮丽的自然景象融合起来写,写得气势雄浑,充满诗情画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作者简介。
2、题解:
王昌龄是盛唐的诗人,他曾因不拘生活小节,两次被贬,天宝年间他被贬为龙标尉。李白听到他的不幸遭遇,写下了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
3、课文分析
杨花落尽子归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深春时节漂泊无定的杨花已经落尽,叫着“不如归去”的啼血杜鹃,声声凄切。景物描写渲染出凄苦哀愁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被贬的飘零之感、离愁别恨,切合当时情事,也融情入景。次句直叙其事,听说被表龙标尉,爬出涉水迁谪到荒远地区。悲痛愁苦之意不言而喻。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与共。我只有将自己悲痛愁苦的心情寄与明月,请明月传情给夜郎之西的朋友。这样写既表达了自己的愁心忧思,又表现了对友人的关心劝慰:朋友,在贬谪途中,不要孤独忧伤,有我李白的愁心与天上的明月,伴你同行。这两句诗构思新巧,想象美妙,表达了真挚深长的友情。4、小结
这首七绝表达了对朋友被贬的愁心忧郁。作者不写春天中的莺歌燕舞,而写漂泊不定的花和声音悲切的啼血杜鹃的描写,是融情入景,以景衬事出有。末两句发挥的奇特的想象把明月想象成能寄愁心的载体,能给劝慰伴君同行。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使物人格化,表现作者强列的感情。
作业
1、背诵这两首诗。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复习教案 篇10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2、了解古代诗歌的体裁特点。
3、理解诗歌所描写的意境。
重点、难点: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2、了解古代诗歌的体裁特点。
3、理解诗歌所描写的意境。
教具准备:教学方法:
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诗五首中的前两首。请同学们背诵这两首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后三首诗。
春望
1、作者介绍。
2、题解:
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年三月杜甫在长安时所作,当时长安被安史乱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春望,是作者亿看到的长安春天的景色,抒发了忧时伤乱,忧国思家的感情。
3、课文分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首联即写春望所见:京都沦落,长安一残破景象,但大好河山依然存在;长安城内又是春天了,草木满地苍苍。此间包藏着诗人沉重的慨叹。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颔联写望见花鸟时的心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由于感慨时事,国都残破,与亲人分别之恨,反而使诗人对花流泪,闻鸟而惊心,表达作者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颈联是对感时恨别的进一步发挥;自安史之乱以来,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值万金啊!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尾联写诗人经过战乱的煎熬,半年多的陷身于长安,白发更见稀少。用手去搔,越来越短,短的几乎连发簪都插不住了。'白发'为愁所致,'搔'为解愁,结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支又叹年老力衰,则更增一层悲哀。
4、小结
这首五律结构严谨,情景交融,语言精练而生动,爱国、思家、忧民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不愧是脍炙人口的名篇。登飞来峰
1、作者简介
2、题解
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在浙江杭州的灵隐山上。相传可以看到沧海日出。王安石早年登上飞来峰,踌躇满志的写下了这首热情洋溢,富有气魄的诗章。表现了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壮志和立志改革政治的远大抱负。
3、课文分析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第一句点明了登高的地点,是在杭州灵隐山飞来峰的千寻塔。第二句中的'鸡鸣'、'日升'一方面是写实,一方面也是作者对变法改革前景的向往,用'闻说'二字轻轻托出,表现了作者对前途满怀信心。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层。
这两句是作者的抒怀言志。是根据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一诗中'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的.诗句,反其意而用之。作者在这里表示,我不怕浮云挡住我的视线,因为我是站在浮云之上的层。他坚信自己改革政治的主张是正确的,利国利民的,顽固守旧派的阻挠和反对是不足畏惧的。作者把政敌比喻成浮云,认为它虽然可以一时遮掩人们的耳目,但是最终将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从而进一步表现了作者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坚定信念。
4、这首七绝借登高能望远的描绘,抒发自己作为政治改革的豪情壮志和远大抱负。全诗只有句言简意赅,措词委婉而坚决,表现了作者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坚定信念。
论诗
1、作者简介
2、题解
论诗是作者以诗歌形式写了一组诗以阐述关于诗歌创作的一些看法。
3、课文分析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作者认为诗歌创作应该具有时代特点,应该有诗人自己的独创。即使像千古流传的李白、杜甫的诗篇,也不能代替后人的创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作者认为每个朝代都应有才能的人出现,成为数百年后的诗坛领袖人物。
4、小结
作者运用诗歌形式阐述了诗歌应有时代感、创造性的看法。
总结:
这几首诗都是唐以来的名篇。富有艺术感染力。从形式上看《使至塞上》《春望》是五言律诗。律诗分首、颔、颈、尾四联8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登飞来峰》《论诗》是七言绝句。
作业:完成课后一、二、三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复习教案 篇11
一、单元复习意图
本单元以童话为中心安排教学,其目的一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童话的特点(如情节设计、人物刻画、主题、语言等),二是练习学生说、写童话的能力,三是引导学生感受童话中蕴涵的人文思想的熏陶,纯洁心灵。
二、单元选文意图
本单元四篇课文,既有当代作家的新童话,也有19世纪唯美主义代表人物的童话佳作;既有表现当代中国的主题,也有反映异国社会风貌的篇章。但它们都具有情节曲折跌宕、形象生动活泼的特点,童趣十足,而蕴涵的主题又健康积极,真正是“寓教于乐”,是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情感教育的好教材。
三、单元教学重点
重点应放在把握课文蕴涵的人文思想上,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陶冶情操。本单元四篇课文可读性强,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条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还可以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四、课文讲解
1、骆驼寻宝记
这是一篇具有当今时代特点的新童话。课文通过骆驼历经艰险寻宝成功的故事,歌颂了无私无畏的精神。
本文浅显易懂,塑造了一个坚忍不拔、勇敢无畏、造福他人的艺术形象。教学重点可以放在对骆驼性格特征的把握上。
本文写作的特点主要有两条:一是衬托手法的运用,以众多动物的无功而返衬托骆驼的百折不挠,以众多动物的心怀私念衬托骆驼的无私胸襟。二是语言运用的准确、生动,描写十分符合动物自身特点。
2、地毯下的尘土
这是一篇富有生活情趣而又充满神奇色彩的童话,十分贴近儿童生活。本文情节简单,主题明确,即歌颂了诚实、善良、勤劳。从写作上说,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如表现米妮勤劳,既正面写她怎样打扫屋子,又通过小矮人、星星的夸赞从侧面刻画人物;二是巧妙的心理描写,如通过米妮与星星的对话来展示人物内心。
有一个问题需要关注:如何看待童话结尾处地毯下出现金币这个情节?不能简单地把这看成是物质的回报。我们体会,作者意在告诉人们:诚实、善良、勤劳必有回报,这回报可能是物质的,但更重要还是精神的。良好的`品德是为人处世之本。中国古语讲:“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与这篇童话有相合之处。
3、巨人和孩子
这是一篇在世界各国传诵了百余年的著名童话。作者通过对比的手法,歌颂了爱心,歌颂了爱的力量,今天读来仍不失现实意义。
本文脉络清晰、主题鲜明,教学难度不大。重点可以放在对爱心的认识和理解上,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谈自己的体会。
本文大量运用了拟人手法,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领悟拟人的妙处,进而模仿和借鉴,学会巧妙运用这种修辞手法。
一个问题:童话中的“小男孩”是谁,有何寓意?作者笔下的这个“小男孩”是基督的化身,是爱的使者。这也体现了作者基督教的思想。当然,今天我们教学这篇童话,重在关注它蕴涵的博爱精神,而不在其中的宗教思想。
4、蟋蟀在时报广场
这是一篇充满异国情调的现代童话,虽然写的是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人之间的故事,反映的却是当今美国社会一定阶层的人们的生活。本文的主题是积极健康的,歌颂了真挚的友谊,歌颂了人性美。我们收选这篇童话,意在让学生接触、了解多元文化,感受真情的美好,受到心灵的洗礼。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复习教案 篇12
复习目标:
一、巩固语文基础知识:生字词、作家作品、名言名句、文言文字词的识记等。
二、提高现代文、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三、能熟练地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
四、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复习重点:
提高语文应试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
复习方法:
学生在自主中与同学合作地完成。
一、掌握一些生字词
《风筝》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瘦弱。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
肃杀: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枯落。诀别:多指不再见面的离别,分别。笑柄:可以拿来取笔的资料。尘封:搁置已久,被尘土盖满。
什物:泛指家庭日常应用的衣物及其他零碎的用品。惊惶:惊慌。
虐杀:虐待人而致死。宽恕:宽容饶恕。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的样子。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
《忆读书》
悬念:持念,惦记。若有所失:好像失去了什么。
无聊:这里是精神无所寄托的意思。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的道理。
消遣:用自己感到愉快的事来消磨时间。索然无味:没有一点趣味。
无病而呻:没有病却发现痛苦的声音。这里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情实感而矫揉造作。风花雪月:原指古典文学作品里描写自然景物的四种对象,后来比喻堆砌词藻、内容空泛的行文。自已:控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
《山中避雨》
趋之如归:很快地走过去,就像回自己的家一样。趋,小步急走。寂寥:寂静空旷。怨天尤人:埋怨天,责怪人,形容遇到不如意的事一概抱怨客观条件。尤,责怪。嘈杂:声音杂乱,喧闹。
冗长:(文章、讲话等)废话多,拉得很长。这里是持续不断的意思。
工尺: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各个音的总称。望洋兴叹: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望洋,仰望的样子。兴,发出。陶冶: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乐以教和:音乐是用来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谐相处的。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
煞费苦心:费尽心机。
滑稽:(语言、动作)引人发笑。
猝不及防: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恶作剧:指戏弄人的、使人难堪的行动。六神无主:形容十分惊慌或着急,没有主意。俗不可耐:趣味低下,令人无法忍受。奸笑:阴险的笑。
心血来潮:形容突然产生某种念头。
言简意赅:言语简单而意思概括。
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乳臭未干:奶腥气还没有去掉。指人年幼或年幼无知。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谈。
趾高气扬:高高举步,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
大动肝火:大发脾气。
二、知道一点文学常识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
冰心(1900~1999),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有诗集《繁星》和《春水》等。
丰子恺,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今江苏省桐乡县石门镇)人,号称“中国漫画之父”。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本名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马克吐温是其笔名。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4,与华纳合写)、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
三、课文内容梳理
《风筝》第一部分(1、2),比较北京和故乡放风筝的时令,引出回忆。
第二部分(3、4),“我”回忆小时候在故乡故意弄坏了小兄弟的风筝的`事情。
第三部分(5~11),到了中年,“我”才意识到自己弄坏小兄弟的风筝非常不应该,于是心中充满忏悔,但当面道歉时才发现他已忘却,“我”心情更加沉重。
第四部分(12),看着眼前北京的风筝,“我”的心情十分悲哀沉重。
《忆读书》全文为总——分——总结构,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读书好。这一部分写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⑴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发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⑵能扩大知识面。
⑶对写作有帮助。
⑷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第二部分:多读书。涉猎古今中外。
第三部分:读好书。要会比较挑选。
《山中避雨》第一段:记叙山中避雨于小茶店。
第二段:记叙心情的转变:由扫兴而感趣味。
第三段:记叙茶博士的琴声难以解闷而向他借琴。
第四段:记叙作者学琴经过及琴声使苦雨荒山活跃起来。
第五段:抒发自己的体悟作结。
课文按作者所记内容的因果联系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具体内容。
⑴撰写希金斯投河的报道。
⑵撰文嘲笑两位知名人士。
⑶给新来的外乡人的诗增写脚注。
第二部分:写“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巨大反响。
⑴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
⑵使报纸销量大增。
⑶使周围的人对作者刮目相看。
四、积累一批优美的语句或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
1.“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这句话应当怎样理解?
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因而“久经逝去的春天”与“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不相矛盾。
2.作者说:“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音乐的趣味。”这句话如何理解?
这次作者是在山中小茶店的雨窗下拉琴,环境与往日截然不同,有一种天然之美。人物除作者和两个女孩外,都是山村中的年轻人,大家素不相识,是琴声、歌声把大家结合在一起,有一种和谐之美。大家的歌唱都是发自内心,感情十分真挚,有一种真挚之美。大家一起歌唱,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气氛热烈,把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有一种氛围之美。以上种种趣味之中,最主要是作者感受到这次拉琴与歌唱,十分自然真挚,是音乐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大家相处得如此和谐,这就是音乐的魅力。这是作者以往没有体会过的。所以作者说,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音乐的滋味。
五、理解各篇文章的主题
《风筝》本文回忆了“我”的一件少年往事,并由此抒发了自己忏悔自责的思想感情。也表示了对封建的教育思想的伦理道德的否定和深恶痛疾,并启发人们思考,从而有所觉悟。
《忆读书》课文围绕“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展开,其中“读书好”是全文的重点,可从四个方面来看:⑴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⑵读书能扩大知识面。⑶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⑷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山中避雨》本文记叙了作者在西湖山中避雨的经历和感触,告诉我们音乐的感染力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彼此相处更加和谐。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本文通过撰文讽刺希金斯投河、嘲笑两位知名人士以及挖苦一个新来外乡人这三件事,叙述了作者的第一次文学尝试。它们发表在报纸的同一期上,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而且使这一期的报纸销量大增,使得周围的人不能不对作者刮目相看。
六、学习一种妙想
《风筝》文章开头两段与结尾一段都是总写的段落,在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在内容上作用相同吗?
文章开头两段与结尾一段都是总写,起到了前后呼应,使结构完整的作用。
从内容上看,开头由北京的春天写起,写了北京春天中“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引起对故乡的“风筝时节”的回忆,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同时奠定了怀念的感情基调。结尾一段是对风筝事件的总结,有总结全文的作用。与此同时,字里行间里表明了自己深深的自责。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
本文叙事详略得当。
叔叔外出,让“我”编一期周报,“我”做了三件事情:第一件是讽刺和《汉尼巴尔周报》对立的一家报纸编辑希金斯,这件事写得很详细,文章标题、插图内容及“我”当时的心理状态,都有交你。第二件事情,是撰文讽刺两位名人,概述,一笔带过。第三件事是讽刺新来的外乡人——一个雇工裁缝,起因、经过,甚至原文都写出来了。三件事情,两详一略,疏密有致,重点突出。“我”的这次尝试,产生了很大反响,文章一一道来,使我们从而面了解到作者语言的讽刺力量,读来妙趣横生。
七、重温一个阅读语段
(1)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2)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哪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3)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笋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4)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1.概括这段选文的内容。
2.用横线画出选文第(1)(2)段中景物描写的语句,说说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3.选文第(2)段中的加点词语“荡漾”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4.选文第(3)段的画线句作者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现了弟弟怎样的感情?
5.你说弟弟知道哥哥讨厌风筝吗?为什么他还要做风筝呢?
6.选文第(4)段中,加点词“傲然走出”写出“我”当时怎样的心理?
7.想像一下,绝望地站在小屋里的弟弟,想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参考答案
1.由冬天在北京看到放风筝,回忆起小时候在故乡故意弄坏了小兄弟风筝的事情。
2.第(1)段环境描写渲染肃杀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第(2)段写故乡放风筝时春天的温和,与严冬的肃杀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出对往事的回忆。
3.“荡漾”用得好。因为这里的春天指小时候故乡的天空中飞荡风筝的春天,现在看到冬天北京天空的风筝,就联想到故乡春天的气息,充满了整个世界,所以用荡漾。
4.神态、动作,表现弟弟的天真活泼和对风筝的喜爱之情。
5.知道。因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6.写出“我”当时以破获秘密为满足,以弄坏小兄弟风筝为胜利的骄傲心理。
7.略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