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 合同 工作 演出 职工 音乐 动物 单位注册|登录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数学教学计划

小黑 2024-09-25 12:11 #工作计划
文章标签 学生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数学教学计划

时至今日,离期末考试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了,每个班都在紧张地复习中,这正是老师们和学生们一学期最紧张、最忙碌的时候。看,老师们加班加点、忙乎不停,学生们也天天忙忙碌碌、努力进取;家长们更是大力支持、加强督促。在余下的时间里,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学期所学知识,根据班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一(1)班、一(2)班现有学生107人,这两个班的学生中,大部分孩子学习习惯较好,能自觉、保证质量的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基本能够掌握所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和实践;有部分学生有作业马虎、算题粗心、略于检查等现象;还有个别孩子程度差一些,到现在还不能很好得掌握所学知识,学习起来仍然比较吃力、解决问题能力稍差,尽管经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还是有那么一些学生在学习上行走得慢了一步,在复习的时候很是困难,在复习的时候需加大力度,能补则补,补不上的再教一遍,本学期的内容涵盖有:生活中的数、比较、分类、加减法、位置与顺序、认识钟表、统计等内容。其中,学生掌握比较好的有:生活中的数、分类、10以内的加减法、位置与顺序等内容;而对于20以内的加减法和统计这两方面的内容比较差,特别是计算比较差,10以内的数都要通过数手指来完成,20以内的进位加法对他们来说就更束手无策了较多的孩子对20以内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不熟练,计算的速度比较慢;还有部分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而且做完题检查的习惯很少。而统计这一内容比较多学生由于理解能力较差导致不能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在仅存少许的时间内把漏洞缺失更快地补起来,而不至于重复地复习,浪费短暂的时间。在加大基础知识的复习,强化以前所学知识的梳理和巩固的同时,另外做到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方面也加强锻炼和培养。

二、复习内容

本册教材共分九个单元:生活中的数、比较、加减法(一)、分类、位置与顺序、认识物体,加减法(二)、认识钟表、统计、总复习。

细化复习内容为下: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半时、快到几时、几时刚过。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复习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5、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四、复习重、难点

重点:数与数的运算这部分内容。

难点:加减混合的看图列式应用题、钟面的认识。

五、复习注意事项

1、教师要整理本书的知识框架,沟通各部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让学生整理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的体会,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3、每节课明确复习课的目标。复习课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过的知识,使遗忘的内容得以重现,巩固。

4、复习课过程要把关注每一个学生落到实处。

5、复习课要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拓宽学生参与的渠道,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复习的兴趣。

六、精心划分内容,合理分配时间

根据学生实际,结合本期内容,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采用变换复习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复习时间做以下划分:

1月11~12日生活中的数(0—20各数的认识)、比较。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数学教学计划

1月13~15日计算题训练(20以内的加减法)。

1月18~20日分类、位置与顺序、认识物体。

1月21~22日认识钟表、统计知识。

1月25日回顾、梳理、反思本学期的学习情况。

1月26~28日综合复习、机动测试。

期待的20xx年已经到来,在期待中,我们正在紧张的复习进程中,期望在我的不断思索和师生的教学相长中让复习考试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灵,让孩子们不再害怕学习,而是慢慢地、悄悄地喜欢上学习,让孩子们在复习中越来越优秀,让孩子们在进步中越来越优秀。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