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防火安全知识及注意事项
冬季防火安全知识及注意事项
冬季防火安全,需要提高居民的消防安全知识,防患于未然。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冬季防火安全知识及注意事项,希望有所帮助!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火灾猛于虎。冬春季节目前已经进入了火灾高发、易发的秋冬季节,进入冬季气候寒冷,温度大幅下降,动火频繁、用电、用气量不断加大,各种致灾因素叠加,由此带来的火灾隐患日益增多。
所以,在冬季最不能忽视的就是消防安全。以下是小昭为大家整理的冬季防火安全常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由于冬季天气寒冷,天干物燥,室内活动较多,家庭内部的火灾防控一定要注意。
室内火灾防控要注意以下方面
要教育小孩不要玩火和灶具,不要玩电器设备、电源开关、插座、电线等。
不要躺在床上吸烟,不要乱扔烟头。
不要乱接乱拉电线,电路中的保险丝切勿用铜丝、铁丝代替。
不要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外出时应关闭家中的电源和水管,睡前要检查燃气阀门是否关闭,明火是否熄灭。
不要在家中存放汽油、轻质油、酒精、香蕉水等物品。不要在走廊、楼梯口等处堆放杂物,保证通道畅通。
不要在楼道、阳台、柴草堆等地燃放烟花爆竹。
炉灶附近不可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使用取暖设备时要远离可燃物。
在注意以上事项的同时,也要做好相关的灭火处置预案。
家中起火不要惊慌失措,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救火灾:
油锅着火不能泼水。应先关闭炉灶燃气阀门,然后直接盖上锅盖或用湿抹布覆盖令火窒息,还可向锅内放切好的蔬菜冷却灭火。
燃气罐着火要先关闭阀门,用围裙、浸湿的被褥、衣物等捂盖并往上浇水扑灭余火。
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以防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
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
对于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
人员密集场所是指公众聚集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托儿所、公共展览馆和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文化娱乐场所、网吧等。由于大部分人员密集场所场所空间大,可燃物多,人员相对集中,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火灾事故。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工作要注意以下方面
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不乱的接电源线,不超负荷用电,及时更换老化电器设备和线路,外出时要关闭电源开关。
教育儿童不玩火,将打火机和火柴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
不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不在劳动和寻物时吸烟,不乱丢烟头和未烧尽的火柴梗、乱磕烟灰,不将引燃的烟头随处乱放。
爱护公共场所的消防器材、设施,不能随意触碰;发现有人偷盗、破坏,要及时报告。
使用电暖气、电吹风、电熨斗等取暖设备来烧烤衣物时,操作人员不要离开。
建筑工地放有大量装饰材料和木板、油漆、香蕉水等,不能在那里玩火或乱扔火种。
人员密集场所内个人注意事项
进入人员密集场所应注意观察疏散通道的位置,明确发生突发情况的应急疏散路线。
遇到火灾时沉着、冷静,迅速正确逃生,不贪恋财物、不乘坐电梯、不盲目跳楼。
身上着火时,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对于高层建筑消防安全
居住在高楼大厦的人,想要在突发高层火灾逃生,很大程度要靠自救。那么高层建筑火灾逃生方法有哪些?
一、绳索自救法:
家中有绳索的,可直接将其一端拴在门、窗档或重物上沿另一端爬下。过程中,脚要成绞状夹紧绳子,双手交替往下爬,并尽量采用手套、毛巾将手保护好。
二、匍匐前进法:
由于火灾发生时烟气大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因此在逃生过程中应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匍匐或弯腰前进。
三、毛巾捂鼻法:
火灾烟气具有温度高、毒性大的特点,一旦吸入后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烫伤或中毒,因此疏散中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起到降温及过滤的作用。
四、棉被护身法:
用浸泡过的棉被或毛毯、棉大衣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用最快的速度钻过火场并冲到安全区域。
五、毛毯隔火法:
将毛毯等织物钉或夹在门上,并不断往上浇水冷却,以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从而达到抑制火势蔓延速度、增加逃生时间的目的。
六、被单拧结法:
把床单、被罩或窗帘等撕成条或拧成麻花状,按绳索逃生的方式沿外墙爬下。
七、管线下滑法:
当建筑物外墙或阳台边上有落水管、电线杆、避雷针引线等竖直管线时,可借助其下滑至地面,同时应注意一次下滑时人数不宜过多,以防止逃生途中因管线损坏而致人坠落。
八、竹竿插地法:
将结实的晾衣杆直接从阳台或窗台斜插到室外地面或下一层平台,两头固定好以后顺杆滑下。
九、攀爬避火法:
通过攀爬阳台、窗口的外沿及建筑周围的脚手架、雨棚等突出物以躲避火势。
十、楼梯转移法:
当火势自下而上迅速蔓延而将楼梯封死时,住在上部楼层的居民可通过老虎窗、天窗等迅速爬到屋顶,转移到另一家或另一单元的楼梯进行疏散。
十一、卫生间避难法:
当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用毛巾紧塞门缝,把水泼在地上降温,也可躺在放满水的浴缸里躲避。但千万不要钻到床底、阁楼、大橱等处避难,因为这些地方可燃物多,且容易聚集烟气。
十二、火场求救法:
发生火灾时,可在窗口、阳台或屋顶处向外大声呼叫、敲击金属物品或投掷软物品,白天应挥动鲜艳布条发出求救信号,晚上可挥动手电筒或白布条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
十三、逆风疏散法:
应根据火灾发生时的风向来确定疏散方向,迅速逃到火场上风处躲避火焰和烟气。
十四、“搭桥”逃生法:
可在阳台、窗台、屋顶平台处用木板、竹竿等较坚固的物体搭在相邻建筑,以此作为跳板过渡到相对安全的区域。
冬季防火安全知识及注意事项
要谨慎用火。如使用炉火、灯火不慎,城镇居民炉灶、火墙、火坑、烟囱等不符合防火要求,靠近燃物或因年久失修、裂缝漏火,极易引起可燃物起火。城镇居民在使用煤气、液化气后忘记关闭阀门,或私自对液化气倒罐而导致气体泄漏,如遇明火、开启电器的电火花或静电就会爆炸起火。液化气钢瓶不能用火烤、开水烫、蒸汽吹,不要放在暖气片旁及不要放在有炉火的房间内,在用炉火取暖的房间里,不能同时使用液化石油气。
要安全用电。电气设备的安装要符合规定,所用导线要求绝缘效果要良好,禁止电气线路老化或者存在超负荷现象,以免发生电线短路起火。不能在电灯泡上罩纸或其他可燃物,不能将未经冷却的电热器具放在有可燃物的场所。或将可燃物放在电热器具上,更不能乱接乱拉电线。家用电器使用后务必及时关掉电源,否则电器长时间处于通电状态容易造成火灾。要注意提防电热器具的温控、时控装置或温度指示器失灵,避免温度过高起火。大功率电热器具不能使用横截面过小的导线或容量过小的开关、插头,以免发热或打火。
要谨防烟头引发火灾。要严禁在一切易燃易爆单位、物资仓库和其他一切禁烟区内吸烟,禁止在维修汽车和清洗机械零件时吸烟。吸烟时应到安全地带,烟头未熄时不得带人工作场所。应纠正不良的吸烟习惯,不能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不在劳动和寻物时吸烟,不能乱丢烟头和火柴梗、乱磕烟灰,更不能将引燃的烟头随处乱放等。禁止大风天在室外或野外吸烟,不准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进入山林。
要谨防烟花爆竹火灾。节日期间不要随意燃放烟花爆竹,而应在指定地点燃放。禁止携带烟花爆竹乘坐汽车、火车、船舶和飞机。还要教育儿童,不要在室内或火炉内燃放鞭炮。节假日离家外出一定要关好门窗,防止烟花爆竹飞进屋内引起火灾。
要避免阳台、楼道等地方堆放杂物。火灾发生与否与环境的因素关系较大,居民应及时对居室周围杂物进行清理。由于天冷,一些居民在阳台、安全通道中存放物品的情况非常普遍,如果发生火灾,会影响逃生通道的畅通;另外这些物品很多是易燃物,火灾发生以后会助长火势。因此定期清理居室周围杂物,也是预防火灾和减小火灾危害的有效途径。
灭火常识:
燃气罐着火:要用浸湿的棉、布、衣物等捂盖灭火,并迅速关闭阀门。
电器、线路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以防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
电脑着火:发现电脑开始冒烟或起火时,应马上拔掉电源插头或关闭电源总开关,然后用湿毛毯或棉被等盖住电脑,切勿向失火电脑泼水,因为温度突然降下来,会使炽热的显像管爆炸;此外,电脑内仍有剩余电流,泼水可能引起触电。
总之,不论是在生活生产中,冬季都是火灾的高发区,冬季防火应该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春节将至,更要注意安全防火,以免乐极生悲。
冬季防火安全知识
冬季是火灾高发季节,随着气温的下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娱乐方式都会发生变化。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必须加强冬季防火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以下是一些冬季防火安全知识,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并遵守。
1、加强室内电器安全管理
冬季气温低,人们会使用电暖器、电热毯等电器来取暖。但是,这些电器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引发火灾。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室内电器的安全管理,定期检查电线、插头、开关等是否正常,注意电器的使用时间和使用环境,不要长时间使用或者在床上使用电热毯。
2、加强烟感报警器的安装和维护
烟感报警器是预防火灾的重要设备之一,它可以在火灾发生前及时发出警报,提醒人们采取适当的措施。因此,我们要加强烟感报警器的安装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
3、加强厨房用火安全管理
厨房是火灾易发区域之一,因为厨房中经常使用明火和燃气。因此,我们要加强厨房用火安全管理,注意燃气管道和燃气灶的安装和使用,不要在厨房内乱堆乱放物品,避免燃气泄漏和火灾发生。
4、加强用火安全管理
在冬季,人们会使用火炉、炭火、烤火等方式取暖或烤食物。但是,这些用火方式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引发火灾。因此,我们要加强用火安全管理,注意用火的时间和环境,不要在室内使用明火,不要离开时忘记熄灭火源。
5、加强家庭防火演练
家庭防火演练是预防火灾的重要措施之一,它可以帮助家庭成员熟悉火灾逃生的方法和技巧。因此,我们要定期组织家庭防火演练,让家庭成员掌握逃生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应对火灾的能力。
总之,冬季防火安全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问题,我们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遵守防火规定,预防火灾的发生。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